2025年上半年,中国文旅产业在政策红利与技术革新的双重推动下呈现爆发式增长。随着免签“朋友圈”扩增至55国,“ChinaTravel”成为全球热议话题,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消费刺激政策,为市场注入强劲动力1。在此背景下,通过AI、数字孪生等技术重构产业逻辑,从传统观光向沉浸式体验转型,涌现出荣昌文旅IP打造、LABUBU文化输出等标杆案例。
荣昌区以“卤鹅美食节”为核心,通过“公交、景点、停车全免费”政策降低消费门槛,并整合美食、非遗、低空体验等资源打造“N+1”宠客套餐1。借助“卤鹅哥”网红IP引流,结合汉服体验、非遗技艺互动等沉浸式活动,实现线上流量向线下消费的转化。五一期间接待游客234.5万人次,卤鹅销量同比激增752.53%,展现了
中国潮玩LABUBU通过“拟人化”策略破圈全球,其“前方高能”系列推动泡泡玛特海外收入增长475%-480%,并登顶美国AppStore购物榜1。品牌通过社交账号“日常互动”、虚拟综艺嘉宾、时尚周红毯等运营,构建Z世代情感共鸣,海外用户二次创作播放量破10亿次。这一案例印证了
:以“AI游贵州”为例,通过大数据分析游客画像,提供个性化行程规划、智能导览等服务,提升体验便捷度2。
:景区借助AI实现人流监控、突发事件预警,如龙门石窟数字孪生平台对31.7平方公里区域实时建模,优化资源调配效率3。
:通过3DGIS+BIM技术复原龙门石窟等高精模型,游客可通过AR眼镜参与“虚拟修复”互动,实现文化传播与保护的双赢3。
:数字孪生平台支持文创产品开发(如LABUBU虚拟周边)、在线虚拟旅游,拓展景区营收渠道3。
:泡泡玛特探索LABUBU虚拟偶像演唱会,推动潮玩从实体向数字藏品延伸1。
2025年文旅热点事件揭示产业逻辑已从“资源驱动”转向“体验驱动”。未来,智慧文旅需进一步深化技术伦理规范(如数据隐私保护)、文化真实性平衡(避免过度商业化),并通过AI与数字孪生的深度融合,构建“虚实共生”的文旅新生态。正如荣昌卤鹅与LABUBU的成功所示,只有精准切中用户情感需求与技术创新,才能实现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长效统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