咸阳高新区在这个五一举办的“大秦AI嘉年华”有些出圈,纵使笔者生活在西安,朋友圈也被明显刷屏。
火热现象背后,是咸阳高新区借持续深耕的“数字经济”打底,以刚刚亮相的AI创新港为核心物理空间,顺利抢跑“AI+文旅”融合新模式,并给咸阳文旅的差异化与特色化蹚出了一条新路。
4月下旬,金融棒棒糖写作《咸阳登场大秦“头号玩家”:AI创新港“卡位”数字经济》之际抢先体验,基于新奇与惊艳感受,就对咸阳趁五一黄金期亮相的AI创新港“爆满状态”抱有强烈预期。结果数据不但引发本土关注,外埠的澎湃亦以《太火爆!中国西部AI创新港限流》为题进行了报道。
仅4月27日晚间“预热期”的开馆仪式,就引发全城高度关注,累计1.2万人到场观看。尤其是选用科技感满满的无人机灯光秀,与AI创新港风格密切贴合。期间,由无人机编队组成的“山南水北 咸阳很美”字样、AI机器人等图案逐一变幻,人群阵阵惊呼。
紧接着5月1日-5日“实战期”来临,不负众望,在创业广场举行的“大秦AI嘉年华”,共吸引超3万名游客参与互动体验。
AI大秀场、碳水黑科技集市、星空露营电影院、科幻穿越剧场、奇幻大巡游、AR音乐灯光秀,六大核心沉浸体验区的“科技成色”贯穿全程,呼应AI创新港定位,时间段覆盖白天与晚间,内容覆盖不同年龄群体,全力填充游客们的满足度。
金融棒棒糖在现场看到,聚集在AI黑科技体验区的众多游客争相参与,体验之后仍然意犹未尽。
“我们把AI技术变得接地气、有意思,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,为大家带来穿越古今、虚实共生的全新文旅体验。活动既是对当今人工智能技术的生动展示,也打造出了全新的消费场景。”
不得不说,近年来全国各城紧盯文旅赛道,不断卷出新高度,想要争抢到游客眼球并深度进行参与,打出差异化非常重要。
咸阳高新区就基于“独特历史资源”和“数字经济产业”的比较优势,精确找到了AI这一衔接口定向突破,以AI创新港物理原点延伸扩展,五一期间举办“大秦AI嘉年华”,就是把长项拉的更长的体现。
这也是对今年年初国办印发的《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》的精准响应,其中培育消费场景提到:推出沉浸式文旅新产品新场景,建设空间型虚拟现实体验项目,打造演艺新空间和数字展览新空间。
因为咸阳高新区敏锐意识到,这一方向空间潜力巨大。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报告显示,预计2024年,我国智慧旅游经济总体规模将达到12500亿元,同比增长20%左右。
无论是五一“大秦AI嘉年华”活动以“大秦”字样命名,还是AI创新港推出的VR全感剧场《大秦纪》,身处秦朝的诞生地,咸阳高新区对“秦文化”独特历史资源的挖掘和“复活”,选择恰到好处。
今年2月,经济日报发文《文旅融合重在挖掘地域文化》提到,在文旅融合的进程中,挖掘好地域文化是关键所在。
值得一提的是,对秦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呈现已多点开花,除AI创新港地VR形式,全国首个超大型秦文化主题演艺《赳赳大秦》也极度吸睛,合力构成全省探索文旅创新融合的繁荣场面。
此外,支撑咸阳高新区探索“AI+文旅”的产业端的比较优势,即“数字经济”更是“杀手锏”,因为其他地市无法直接效仿,长短期亦很难追赶。
数据显示,2024年,咸阳市数字经济核心产值达到364亿元,占GDP比重位列全省地级市第一,形成以电子显示为核心的数字制造、电商、通信服务三大优势。
咸阳文旅资源富饶度不必赘述,因此,咸阳把文旅产业作为拉动消费、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动力,并出台《咸阳市文化旅游产业链建设提升方案》《咸阳市汉唐帝陵带文化旅游发展规划》等政策文件。
就在咸阳文旅经济“一盘棋”下,咸阳高新区抢跑AI+文旅,利用“数字经济”产业优势进行技术“补位”,无论当前或是长远,在全市旅游场景中拥有巨大的发挥和输出空间。
搜索咸阳市旅游资源关键字,排名前3分别是乾陵、茂陵和阳陵,共性一致,均为自然人文类景点资源。
笔者身为乾县人,就乾陵而言,无论个人感受或给朋友推介,从小到大总会产生“还没有被开发,一个大土堆其实没什么好看的”的念头。
但随着乾陵在去年底成功冲击5A级旅游景区,积极信号频现,比如今年五一,乾陵旅游宣传中,出现了数字乾陵沉浸式体验馆、乾陵VR探秘等功能区等介绍。
令人眼前一亮。因为相较于此前传统单调的“土堆形象”,颠覆性地涂抹上了“科技色彩”,游客体验感和参与感今非昔比。
“乾陵景区其实与咸阳高新区有合作,你看AI创新港推出XR、VR等技术项目,乾陵体验项目也在铺开”,咸阳高新区的相关人员说道。
中国旅游报曾发表报道:智慧旅游解决方案凭借其领先的技术应用、广泛的适用场景以及高效的营销表现,为行业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。
显然,在广大游客们对景区体验感和参与度“胃口”日益提高的显著趋势下,像乾陵这样具备名气的景区就得主动调头转变,与此同时,咸阳还拥有大量同类型的景区资源,已被证实的智慧旅游是很好的路径。
好在有“数字经济”坚实产业打底并抢跑“AI+文旅”的咸阳高新区,一边在区内“自我探索”,一边嫁接输出AI技术及时“补位”全市县域景区,为咸阳文旅经济“一盘棋”做出“高新贡献”。